应用光伏技术表现形式
《应用光伏技术》 表现形式
蒋俊祁
一、课程设置
《应用光伏技术》课程是在学习完专业基础课程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力电子学,以及实践课程电子实训和电工实训等课程的基础上而展开的,是对以上基础课程和实训课程的综合应用。
?1.课程定位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光伏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应用能力,能适应光伏行业的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与生产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通过校企合作,掌握光伏产品生产及组件加工岗位的任职要求,指导课程内容建设和特色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与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及应用岗位相适应的课程标准及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特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通过2~3年的建设,将《应用光伏》课程建设成为省内典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课程设计
在校企合作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光伏电池制造与组件加工工作过程,分析知识体系,围绕《应用光伏技术》核心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调研,确定光伏电池制造及组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并结合顶岗实践和校企合作,按照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开发学习情境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项 目 设 置 | |
项目一 | 太阳能电池制备的基础知识 |
项目二 | 制绒工艺 |
项目三 | PECVD工艺 |
项目四 | 丝网印刷工艺 |
项目五 | 检测分级 |
项目六 | 电池生产事业部仓库管理 |
项目七 | 电池片窜焊及叠层 |
项目八 | 组件层压 |
项目九 | 组件固化 |
项目十 | 光伏产品制造 |
三、教学设计与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医院、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训基地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团队
本课程教学团队共13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全部达到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7人,达到53.84%,12人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2.3%;高级职称4人,达到30.76%;全部获得技师职业资格,其中7人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13人获得技师职业资格,占100%;还有3人具备工程师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合理,以老带新,坚持基础教学与创新科研共同发展。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专业技术职务 | 职业资格 证书 | 专业 领域 | 在教学中承担的 工作 |
吴晨霞 | 女 | 197606 | 中学高级 | 电工高级技师 | 电子电工 | 实训管理 |
俞喜琴 | 女 | 197601 | 中学高级 | 电工高级技师 | 电子电工 | 电子教学 |
金晓明 | 男 | 198301 | 讲师 | 电工技师 | 光伏 | 教学管理 |
马志峰 | 男 | 198506 | 讲师 | 电工高级技师 | 电子电工 | 光伏教学 |
张宏 | 男 | 198306 | 讲师 | 电工技师 | 电子电工 | 光伏教学 |
王飞 | 男 | 198511 | 讲师 | 电工高级技师 | 电子电工 | 光伏实训 |
王福荣 | 男 | 196511
| 中学高级 | 电工高级技师 | 电子电工 | 光伏实训 |
吴燕 | 女 | 198506 | 讲师 | 电工技师 | 电子电工 | 光伏教学 |
范晓娟 | 女 | 198601 | 讲师 | 电工技师 | 电子电工 | 光伏教学 |
季萍 | 女 | 198310 | 讲师 | 电工技师 | 电子电工 | 光伏教学 |
王丹凤 | 女 | 198610 | 讲师 | 电工技师 | 电子电工 | 光伏教学 |
倪冬琴 | 女 | 198612 | 讲师 | 电工技师 | 电子电工 | 光伏教学 |
五、实训条件
校内外实训
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训基地达到2家。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教学条件建设与管理,每个实训基地至少安排2~4名兼职实践指导教师,每年组织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培训一次。
通过一年的建设,与企业共同开发编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应用光伏技术》和《应用光伏技术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
同时合作编写相关教学资源(课件、同步学习指导、教案等),研究开发出《应用光伏技术培训教程》,开发建立校企合作《应用光伏技术》课程网站。
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是:紧扣《应用光伏技术》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确定的光伏电池制造与检测、光伏组件加工与检测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保证课程教学内容与教材的统一性
六、预期成果
1.《应用光伏技术课程标准》(试行)
2. 《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签定
3. 《应用光伏技术》创新教学方案汇编(内部编印)
4. 校企合作《应用光伏技术》课程网站建成
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用光伏技术教程》
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用光伏技术》校本教材